洪灾后应该重视心理卫生
2016-07-18来源:公共卫生科
今夏的洪水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同时也将影响灾区人民的心理,一旦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水平,心理刺激的时间过长都可引起心理障碍,甚至产生各种心理疾病。世界各地和历史上大灾后心理疾病增加的倾向已有证明,国内的调查也已经证实,所以心理卫生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。
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,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的常见原因。突如其来的洪灾,灾区人民家园的毁灭,财产的丧失,亲人的意外,秩序的破坏,疾病的产生,环境的变化,生命的危险,未来的动荡,使灾区人民承受巨大精神压力。抗洪人员睡眠紊乱,身体长期极度疲劳,一个多月的紧张,始终处于应激状态,身体的抵抗力下降。这种心理的总动员,向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都容易影响人的心理健康。
洪灾产生的生活事件是客观外界中自然因素所引起的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洪灾后产生心理障碍。影响的因素还包括:心理素质,社会支持,心理准备,文化背景,人格特点,教育程度,智力水平,生活态度和生活信念等,都可以左右心理疾病的发生。 灾难出现后容易产生心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。在严重打击后几乎立即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,可以在一周内缓解。比较多的是延迟性应激障碍,主要表现是创伤体验的反复出现,持续性警觉性增高,持续性回避等。病人控制不住回想经历,恶梦,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,睡眠障碍,注意力不集中,心惊肉跳,回避参加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,和亲人情感淡漠,对未来失去憧憬。其发生创伤后几日或者几个月出现,可持续一个月以上到几年。洪灾还可使原来已经康复的心理障碍复发,原来减轻的而加重。还可引起其它心身疾病等。
针对这些心理问题,科学的心理学对策是:
⒈在洪灾后,甚至包括地震,暴风雪,台风,战争等后应该重视有关人员的心理卫生问题,把心理健康纳入健康总体防疫范围内,引起社会各界应该充分关注,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心理卫生知识,向大众普及心理卫生常识。
⒉用抗洪精神武装人民,事实上坚韧不拔,百折不饶的精神,可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。精神失去了支柱,容易垮,应该把抗洪精神和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恢复生产,重建家园上,确定新的精神支柱。人的心理能量动员并取得胜利后,精神的力量可以不断调动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,是战胜各种心理障碍的基础。
⒊灾区人民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,理解,帮助,鼓励和支援,特别的心理健康上的支持,精神的力量和效果远比物质作用更大。
⒋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,可以进行自我调节,正确地面对现实,不回避,不害怕,勇敢地解决问题,从认识上达到洪灾是对自己的人生考验,考验可使自己不断坚强起来。
5.心理病人,应注意休息和营养,生活规律,积极治疗身体疾病,调节自己的睡眠,结合音乐治疗和放松治疗的手段,必要时可以进行休养。学习心理卫生知识,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,严重的病人应该进行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。